• 首页
  • > 新闻
  • > 突发!美国全面禁用6种人工色素,2027年为最终期限!中国食品制造商,现在该行动了!
  • 突发!美国全面禁用6种人工色素,2027年为最终期限!中国食品制造商,现在该行动了!

    2025年4月22日,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(HHS)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共同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国家计划:将逐步淘汰美国食品供应中所有石油基合成食用色素!


    这不仅是 “让美国再次健康”(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)倡议的关键一步,更是对全球食品配料格局的一次颠覆性重塑。对于所有食品制造商,尤其是有出口美国业务或计划进入美国市场的企业来说,这已经不是“要不要做”的选择题,而是“如何快速做”的必答题。


    01

    政策解读:

    哪些色素上了“黑名单”?

    时间线有多紧?


    我们必须清晰地了解这项政策的每一个细节,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产品研发、生产和出口战略。


    1)已被“处决”的色素:FD&C Red No.3(赤藓红)

    早在今年年初,FDA就已经撤销了红色3号的使用授权。这只是一个开始,一个明确的信号:人工色素的时代正在终结。


    2)面临“死刑”的六大主流色素(2027年底前淘汰)

    FDA正在与行业合作,目标是在2027年12月31日之前,从食品供应中彻底清除以下六种最常用的认证色素添加剂:

    • FD&C Green No. 3 (固绿FCF)

    • FD&C Red No. 40 (诱惑红)

    • FD&C Yellow No. 5 (柠檬黄)

    • FD&C Yellow No. 6 (日落黄)

    • FD&C Blue No. 1 (亮蓝)

    • FD&C Blue No. 2 (靛蓝)


    注意:这六种色素几乎涵盖目前市面上所有加工食品中使用的红、黄、蓝、绿等核心色调。从糖果、饮料、烘焙食品到冰淇淋、调味品,几乎所有依赖鲜艳色彩吸引消费者的产品都将受到直接影响。


    3)即将被“快速清除”的另外两种色素

    FDA还将迅速采取行动,移除允许使用以下两种色素的法规:

    • Orange B (橙B)

    • Citrus Red No. 2 (柑橘红2号)

    2028年1月1日起:上述六种合成色素将全面禁止在美国市场的食品中使用。



    02

    为何美国如此“铁腕”?

    背后的深层逻辑


    FDA局长马蒂·马卡里(Marty Makary)博士的话一针见血:“父母和医生们对这些石油基食品色素感到担忧,因为它们没有任何营养价值。面对我们正在经历的儿童糖尿病、肥胖、抑郁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(ADHD)的流行,共同努力消除这些化学品,作为我们改善儿童健康饮食模式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,是常识性的举措。


    这段话揭示了政策背后的三大驱动力:

    1)健康焦虑的集中爆发:公众对食品添加剂,尤其是人工合成色素与儿童健康问题(如ADHD)的潜在关联,早已心存疑虑。政府此举是顺应民意,将“消费者健康”置于首位。


    2)“清洁标签”运动的胜利:全球消费者都在追求更简单、更天然、更易理解的成分表。“石油基”、“人工合成”等词汇已成为品牌的负资产。这项政策将“清洁标签”从市场趋势,升级为法规要求。


    3)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:"让美国再次健康”不只是一句口号,它正在转化为具体的产业政策。通过淘汰无营养甚至可能有害的添加剂,从源头上改善国民健康,尤其是儿童健康,是一项具有长远眼光的国家战略。


    03

    对中国食品制造商的三大

    影响与警示


    “美国禁了,跟我有关系吗?”——如果你还在这么想,那可能已经慢了半拍。


    1)出口企业:生死攸关的“准入证”

    直接冲击:所有计划出口或正在出口美国市场的产品,必须立即启动配方审查。如果产品中含有上述任何一种色素,配方调整已是迫在眉睫。2027年的大限看似遥远,但产品研发、测试、生产调整、法规申报和库存消化都需要大量时间,留给我们的窗口期其实非常紧张。


    成本考量:天然色素在稳定性、着色力和成本上与合成色素存在差异。企业需要提前进行成本核算和供应链布局,寻找稳定可靠的天然色素供应商。


    2)内销企业:未雨绸缪的“风向标”

    趋势共振: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觉醒。“0添加”、“清洁标签”、“天然成分”已成为高端产品的主流卖点。美国的这一政策,无疑会加速这一趋势在国内的普及。今天美国消费者在拒绝的,可能就是明天中国消费者在挑剔的。


    品牌升级:率先完成天然色素替代的企业,将抢占“更健康、更安全”的品牌心智高地。这不仅是应对未来可能的政策风险,更是主动进行品牌升级、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绝佳机会。不要等到政策来了,消费者跑了,才想起转型。


    3)供应链企业:挑战与机遇并存的“洗牌期”

    挑战:传统的合成色素生产商将面临市场萎缩的巨大压力,必须考虑业务转型或开拓新市场。


    机遇:天然色素(如甜菜红、胭脂虫红、姜黄素、叶绿素铜钠盐、胡萝卜素等)的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相关的种植、提取、加工和稳定化技术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。

    04

    我们该怎么做?

    行动指南在此!


    面对这场行业变革,恐慌和观望都无济于事,唯有主动出击。


    第一步:立即自查,摸清家底

    成立专项小组:由研发、采购、品控和市场部门组成,负责应对此次变革。

    全面盘点:梳理公司所有产品线,列出所有使用了上述8种合成色素(特别是6种主力色素)的产品清单和具体用量。


    第二步:启动研发,寻找替代方案

    技术攻关:研发部门应立即开始测试和筛选合适的天然色素替代品。重点关注其耐光、耐热、耐酸碱的稳定性,以及在不同食品基质中的呈色效果。

    感官评估:天然色素可能会带来轻微的气味或风味,务必进行全面的感官测试,确保不影响产品最终口感。


    第三步:评估成本,优化供应链

    成本分析:计算配方替换带来的直接成本增加,并评估对产品定价和利润的影响

    供应商考察:积极接触并评估国内外优质的天然色素供应商,建立稳定、可靠的合作关系,甚至可以考虑签订长期协议以锁定价格和供应。


    第四步:分步实施,平稳过渡

    制定时间表:根据产品的重要性和市场风险,制定一个清晰的、分阶段的配方替换计划。优先处理出口美国的主力产品和高端旗舰产品。

    库存管理:合理规划合成色素原料和现有成品的库存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。


    第五步:主动沟通,化危为机

    对内沟通:向全体员工,特别是生产和销售人员,清晰传达公司战略,统一思想,确保执行到位。

    对外营销:对于已完成配方升级的产品,大胆地、自豪地在包装和宣传中标注“不含人工合成色素”、“采用天然果蔬着色”等信息。将政策的“危”转化为品牌升级的“机”,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。


    美国对人工色素的禁令绝非孤例,它预示着全球食品行业向更健康、透明、天然方向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。 对于中国的食品制造商而言,这既是挑战,更是机遇。谁能率先洞察趋势,果断行动,谁就能在下一轮的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,赢得未来。


    变革已至,行动是唯一的答案。沙格咨询助力企业每一步行动!欢迎联系我们!